2007年12月18日星期二

人性美化自私的艺术

这阵子单是忙工作已经让我心力交瘁。除了看见自己银行户口蒸蒸日上之外,我失去的更多。生理时钟的颠倒,醒后再睡睡后再醒,然后扛着疲惫的身躯整装待发去上班。酒店的灯光明媚装潢典雅遮盖了我倦态的一面。清洁工作的孤独与宁静,让我不时内心与辛劳搏斗。我越来越爱钱,可是我不断为自己设下一道防线把关。为了金钱与责任感而努力,有时两者是很难平衡的。


一个清晨,柏斯的第一道阳光通过折射穿过酒店的玻璃门打在我一夜折腾的脸上。大门突然出现一个身影。我的经理这么早就来上班,才六点多。打开了门,没想到之后却是我滔滔不绝地跟他闲聊。可是无法聊太久。他只进来停留一阵就要驱车3小时到西澳南部我们酒店集团刚收购的一家五星级度假村去公干几天。临行前他要物色身边的朋友来当兼职。我一口回应没有认识什么朋友。突然脑海闪过跟我同住一座楼的室友尤索夫最近在找工。


当天我回到住处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知这位室友。他已经找到工作了。可是听了我说酒店的待遇,他心动了,想尽办法配合。若他愿意,这将是他的第三份工。下午睡醒后,我后悔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想让尤索夫去面试。我没有拨电给我的经理。我的心里挣扎不停。到底我在考虑什么。担心尤索夫成功受聘会影响我的全职美梦?这是一个因素。跟这位室友相处了几个月,也看出他个性还很幼稚,处理事情也比较不沉稳。我不想推荐这样的人。这是另一个原因。他目前已有工作,听到我说的薪水待遇向辞去刚获得的工作。我心里觉得这个人不踏实。


过了一天,尤索夫问我几时面试。我说谎了!我欺骗他我的经理当天早上被调往另一个酒店上班,所以面试的事宜不了了之了。我觉得自己很自私。既然答应了他会替他安排,结果以谎言回拒。我不断思考自己的决定是出自什么可耻的原因?我一点都不快乐。


这几个星期一直都没有给自己的心灵添加养分,没有好好照顾这颗心以致它被污染了。我也有两个星期没有静坐了。即使有照顾我想为了现实与金钱我还是会发现自己的可耻心态。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有责任的。我欺骗室友是想不再参与这个因缘,让我公司去物色新人。若真的无法获得全职我接受,我不要参与,不要让自己有负面为自己的私欲占据心灵。


人性究竟指什么,本善还是本恶?孔子在历史上没有直接回答,也没有说太多这方面的事。他的弟子甚至抱怨他说得太少关于人性的本质。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他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荀子强烈指出人性本恶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中国著名思想家黎鸣先生抨击以上两者皆大错特错。性本善其最大的危害性是:让人误认为自私是恶,使人们都不敢承认自私,结果是人人都充当伪君子。荀子“人性恶”的观点,其错误与孟子一样,都是把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性相混淆了。“恶”是人的社会属性,只有当人的自然属性泛滥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时,其行为才称得上恶。即:人性之自私自利、憎丑爱美,本身并非是恶,放纵人性使之妨害了他人才是恶。,“人性恶”的观点很容易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会造成两种恶果:一、否定人性,有戒欲、绝欲之嫌。导致如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二、否认自私的正当性,导致类似文化大革命时代“狠斗私字一闪念”式的社会闹剧。


他认为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私。道德的产生,其渊源就是因为人性的自私。人若无私,人性都善,还要道德何用?假如人性都是利他的,那我们的道德观就会全变样了,恰好应和现在的善恶标准相反:利他是恶,利己是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其纷争将无穷无已,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没法生存。为了人类能繁衍,当然要反其道而行之,提倡“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了。其实,仁,就是将心比心,不仅只顾自己的私,也要尊重他人的私,不损人利己;义,就是把握好自私与他私的界限,掌握好自私的度,最好利人又利己。就是说:仁义的前提就是承认每个人的自私性和个人利益,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人侵犯,也不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人人如此,则天下太平矣!


自私是天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正如树要向上长,水要向下流,非如此,个体不能生存,群体不能繁衍。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恶;只有当某人在自私的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善。所以,正确的善恶观,应是:损己利人是小善,利己利人是大善;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和损己不利人是大恶。


我只提供以上精彩的批判与我个人的内在省思。最后善恶的结果会不会是被美化的自私艺术?我不懂,也不想掉入这种自我欺骗的幻觉和思维模式。我还有很多要赶上去,佛陀真的走得太远了,我追得吃力,累了也不敢停下来。生命结束时,我害怕连他的背影我都看不见.....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