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

最后一堂课

很多年前我在youtube看了一位Carnegie-Mellon大学的教授Randy Pausch的一堂讲课。那堂课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讲课,因为他患上末期癌症,生命之火已将熄灭。他幽默风趣的谈论着即将面临的死亡。他的生命精神对我起了很大的鼓舞。我看到一枚烧尽的蜡烛在最后一刻继续散发着光芒。我想我的教育人生应该跟他看齐,把仅有的时间发挥到极限去帮助我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灌输正确人生观与生命态度的机会。这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最终的使命。

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是我在Lodge International School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不同的是我的生命还没走到尽头。我不知道意外会在何时发生所以我竭尽所能作最后的授业解惑工作。回眸这两年内很多学生开始认识我这位老师,也有很多学生还不敢靠近我。当然有些学生不喜欢我的教学方式是不会主动靠近我的。不管如何我从来不低估任何一个短暂的时机。即使就快离开这所学校我还是怀着期待与期望,希望有学生在最后这短短的几天接触我,跟我分享他们的想法或任何疑问。只要有一个空隙让我们靠近我就有多一个机会去灌输美好的理念给学生。

由于下星期就是年终期考所以我的最后一堂物理课给学生讲解一些盲点。最后的二十分钟我作了最后一次的叮咛。过程没有感伤。学生认认真真地听我讲完然后各自离开。这应该是我最想要的局面。哭哭啼啼的道别不如真诚的做教学。平常是怎么教,最后一天也是保持一样的水准。这就是我给学生与教育的专业态度。物理课结束后,我迎来第二批学生。我们上的是高级数学。因为一直担心学生的考试准备不周所以给他们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复习作业。我在课室内为学生一一解答数学难题。时间过得好快,一下子铃声就响了。我连叮咛也来不及。

这种感觉是麻麻的。很多人问我最后一天的感想。没有伤感,没有离别的哀愁,没有失落,没有很大的感触。最后再仔细想了一下,感受一下内心,才发现其实是有淡淡的不知所措。我又没有感动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受教多少。他们内心对自己的了解是否更多了?他们是否学会生命的感动与生活的态度。我没有太多的感触是对的。学生跟我一起度过的日子有没有感触与领悟才是衡量我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问我:“当教师穷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选这份工作?”我的答案很明确而且也不曾动摇过。是的,这份职业不赚钱。没有名和利。可是当这些莘莘学子懂得怎么做人,懂得理解生命,而我知道自己曾经在他们的生命里扮演着催化的作用,这种满足感是我的精神粮食。因此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富裕。

一些同事质疑我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不专业。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常常和学生在一起。甚至只和某些男同学靠近。他们甚至告诉我一些家长担忧我对这些男同学有非分之想。我只能淡然一笑。我和学生其实一直都有一条界线。他们也懂得我是一位认真严谨的老师。那些跟我很靠近的同学都是比较懂我的处世态度的学生。有时这些非言非语会短暂的给我带来困扰和伤害。我扪心自问很清晰的理解内心是清静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学生的利益为主。困惑时我会给好友打电话抒发郁闷。好友也是一名教师,她和我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她浅浅的笑着对我说:“你是教育界的怪兽。怪兽要按耐寂寞,要承受打击。像我们这种教师不多,理解我们的人更少。”

再过一星期,我就正式离职前往另一所国际学校执教。离开前的最后一堂我的心里是麻麻的,没有什么感觉。我后来想了一想。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两年我不曾放弃任何一个授业解惑的机会。我竭尽所能指导,等待时机,耐心经营,所以我没有遗憾的离开。

没有评论: